滿清政府早已對「孫先生」這位革命精神的領袖恨之入骨,至於英國政府,較早之前,亦礙於與清廷的外交關係,曾下禁令,「孫先生」五年內不可踏足維多利亞 城……。清廷深知「同盟會」一經成立,推翻滿清的革命行動必勢如破竹,無論如何也要阻隢「同盟會」在香港成立的儀式,「孫先生」此行,雖然是短短十二小時, 卻是險阻重重。
一切準備就緒,「孫先生」如約抵步。
清廷派出的暗殺隊,遠比李玉堂等人想像的厲害。李玉堂事前周密的部署,亦出現了原先估計不到的突變。更令眾人意外的是,「孫先生」心目中的行程,與眾人預先安排的,竟有很大的出入……。
為了讓「孫先生」安然完成「同盟會」的宣誓儀式,一場又一場的血戰與惡鬥,在維多利亞城的街角巷弄裡展開….。
阿四、沈重陽、方虹、劉郁白、王復明,與及更多無名無姓,卻對未來生活滿懷理想的小老百姓,為了讓中國的革命翻開新的一頁,他們放棄了家庭、愛情、事業、友情…..,最後甚至是生命,終令「孫先生」在十二小時之內,召集了革命必需的人心與金錢。
十二小時之後,「孫先生」安然離港,繼續為未竟的革命事業奔波。李玉堂獨坐漸被晨光充滿的書房之內,含淚記下死者的名字在烈士名冊之內。
六年後,一九一一年十月,辛亥革命成功,推翻滿清政府。
------------
整場都在等一個人,孫文....革命尚未成功所以同志仍需努力嗎?
這樣犧牲了多少人,才有今天的局面阿
真是不敢想像,如果沒有一連串的事件....
包含台灣所發生的種種事件.....會有今天這樣自由的社會嗎?
自己上了李筱峰老師的課之後,發現我們對台灣了解
大部分已經被媒體牽著走了.....
但是我自己呢?感謝過去曾經為了現在的我們犧牲奉獻的人
無論當時環境如何,因為有一些愛台灣的人....
才有今天的台灣....
看完了十月圍城...只有一個感觸.....
以前是需要革命的...現在21世紀應該不需要這樣
需要用腦袋和用心,最重要是有愛......
各位 你們有 愛嗎?
讓我們從愛自己身邊的朋友做起吧!